各省的聯考陸續開啟,焦慮的不只是高三,緊張感同樣蔓延到高二,畢竟一年后臨考的就是自己,但面對基礎的形體,讓不少高二的初學者犯難,今天重慶美術集訓畫室老師特意總結了水果形體的步驟,趕緊跟著一起學習吧!從基礎出發,如果遇到問題,再回頭看看!
1.最近重慶龍行藝術畫室收到很多同學的私信,在畫蘋果的形體遇到了難處。其實不僅是初學者會遇到這個問題,這個問題就連我自己都會遇到。為什么蘋果看上去一個圓圓的靜物,畫起來這么難,為什么很多老師畫的蘋果像是有“肌肉”一般?
經驗就是:在畫石膏球體的時候,調子是非常順滑的,過渡是很自然的,相對蘋果來說,球體的外形更加規整,沒有蘋果那種不規則的內在形體變化,所以畫出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。今天教大家的是,我們在理解蘋果的時候,要把無數個小球體放到大球體里面去理解,小球體互相疊加變化,蘋果的外形結構才會有如此多變化。
2.復雜的形體,往往是由簡單的形體變化所產生的。根據我的經驗,咱們在理解蘋果的時候,可以理解成一個球體或者一個正方體,區別在于你是從內部結構理解還是想通過外部立體結構去理解。
同理,梨子的變化來得更加直接,如下圖中的示范一般,梨是球體和三角錐體相加所產生的形狀,它的造型與朝向是畫面生動性的重要體現。梨固有色的表達要與整體結構、體積相協調,蒂把等局部細節也要注意整體感。另外,我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:邊緣線要有強弱、虛實變化,使其體積感更強烈。梨子的下半部分是比較圓的,但是也并不是圓到沒有體塊變化,所以我們還是要把體塊關系牢牢的把握住,“寧方勿圓”是素描中不變的真理。
接下來,向大家分享蘋果、梨子的作畫步驟。
這些都是老師們精心整理的筆記,同學們看完可要好好收藏!
蘋果的作畫步驟:
步驟一:用線概括出蘋果的形體特征,注意邊緣的穿插關系,找出明暗交界線和投影的位置,蘋果蒂和蘋果窩也要區分出來。
步驟二:給蘋果的暗部和投影鋪上調子,加強明暗交界線,注意虛實變化。灰面根據結構排一層灰色調子,同樣把蘋果蒂和蘋果窩的黑白灰關系區分開。
步驟三:用紙巾或紙擦筆根據上一步的結構方向統一擦畫,要把暗部的色調和灰部的色調區分開。
步驟四:對結構體塊進一步塑造,把蘋果的體積感加強。
梨子的作畫步驟:
步驟一:用淺淡的線條概括梨的形體特征,確定明暗交界線和投影的位置,襯布的走向也要確定下來。
步驟二:從明暗交界線開始排線,用紙巾擦出亮、灰、暗大關系,灰面也可按結構用紙筆擦出淡淡的色塊。
步驟三:從明暗交界線開始塑造,注意梨亮灰面的凹陷處與明暗交界線之間銜接關系,還要注意邊緣線的穿插和虛實變化。
步驟四:亮面用硬線的筆觸刻畫,注意亮面到暗面的過渡,留在高光的位置,投影也要有輕重變化。
蘋果和梨子這兩種水果是美術生一定要掌握,它們是考試的常客,也是基礎中的基礎,所以要多花時間去掌握它們的畫法!
部分素材源于網絡 | 侵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