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同學給重慶美術集訓畫室老師留言說素描感覺畫入困局,今天老師分享一篇關于素描畫法的內容,怎樣才能畫好結構,除了多看、多思考、多聯系,真的沒其他方法了,不管是靜物還是頭像,關鍵還是要多畫,多思考。
一、深刻理解
物體的起伏凹凸,明暗虛實關系,都是光線作用于物體的內在結構的外部表現。要想深入地刻劃對象,必須要做到“知其所以然”,要研究其內在結構關系。
二、把握整體觀念
由于他們缺乏長期性作業的訓練,在考試中不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,而是急于求成,急著出效果,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,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間關系無法很好地銜接。
整體是由若干個局部組成的,沒有局部的整體,是空洞的不真實的;然而,沒有整體的局部,再精彩、再深入也是毫無意義的。
離開了這兩點,素描練習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。如何解決這種關系,就是靠比較的方法,比色調的深淺,比形體比例的長短、寬窄、大小,比透視關系的遠與近、虛與實。根據這種比較畫出來的物象,才是客觀對象真實存在的一面。
三、敏銳觀察
捕捉對象的特征和獨具個性的差異,是素描訓練的根本任務。但是在素描寫生的過程中,常??吹接械膶W生不管畫誰,不管對象的長相如何,氣質怎樣,都畫得像一個人,模特兒似乎成了擺設,成了他們胡編亂造的參照物。
這里有初學時期老師指導上的失誤,還有考生自己認識上的誤區。有的考生錯誤地認為:模特兒像不像沒有關系,只要畫面效果好就行,反正評分的老師也不知模特兒什么樣。
像不像確實不是衡量一張素描作品優劣的惟一標準,但它卻能檢驗一個學生對事物所具備的敏感性和表現能力。如果一個學生長時間脫離對象去感受,去編造所謂的畫面效果和廢棄對客觀對象感知能力的訓練,那么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,失去一個藝術家所應有的敏感性。這是因為作為一個畫家重要條件的眼睛已經退化了。無疑,這樣的試卷是無法得到高分的。
四、收尾徹底
在最后畫面調整時,最容易出現畫面灰,效果不強烈,和畫面鎖碎的毛病。這是因為光線照射下的物體都會產生三種基本的色調:黑(最深的色調)、白(最亮的)、灰(色調豐富的中間色)。
有了三種不同的色調,畫面的層次就清晰,畫面的效果就響亮,至于哪一種成分多點,哪一種成分少點,都要視客觀給你的感受而定。但不管怎樣的比例關系,三大基本色調都不應缺少其中的一個。造成畫面灰的原因很多。
比如模特兒的面部大部分都處在亮部里,于是,畫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調;如果處理不當,很容易畫灰。這時,應強調深灰的作用,盡量拉開深灰和淺灰的距離,使之保持畫面的層次感。
還有一種情況:模特兒的皮膚比較深,黑和深灰色調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積,而淺灰和亮面所占的面積很少。處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畫面灰暗、沉悶,影響作業成績。
對此,考生應主動減少中間色調的深度,提高畫面(臉部)的亮度,保持畫面的層次感。寫生的過程當中,在整體尊重客觀對象的前提下,允許對局部的色調進行調整、或減弱、或加強的藝術處理。
素描寫生的對象,或明或暗,或強或弱,或虛或實,都有著它的規律和秩序。寫生時如果打亂了這種客觀秩序,就會出現零亂瑣碎,因而影響畫面的整體感。
還有一種情況,每個局部都畫得很好很完整,但局部和局部之間沒有聯系,互不統屬,互不相讓,像一盤散沙。如果認為每一個部位都重要,都要強調和突出,那么秩序就被打亂,畫面的整體感就被破壞。沒有整體感的素描,是不能算作成功的作品的。
五、總結注意事項
(1)心態調整:
每個考生都要有良好的心態,這樣才能在素描中取得好的成績。有的考生則能夠擺正心態心理素質好,發揮出正常的水平。對于心理素質差的考生,美術培訓教師一定要在考試前對考生進行訓練,有意識的進行三、四個小時的素描作業,創設一定的考試氛圍,讓他們在這種環境中逐步適應考試的時間、考試的心理狀態,并做到對試卷的效果心中有數,使考生的心理狀態平和、穩定。
(2)目的明確:
素描考試對考生考察的主要方面就是素描的方法和造型。每一個高等院校,不管它有什么樣的風格傳統、什么樣的畫法,其入學考試的目的都是考察方法和造型。在三、四個小時的美術高考考試時間內,如果把過多的時間花在造型上,勢必影響下一步的進行。造型的正確與否,直接影響著素描成績的高低,是考生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。
(3)冷靜思考:
美術高考考試時由于光線、場所等因素的影響,使所畫物體受到影響,畫面效果如果完全按照現場的效果去描繪,可能效果不佳。因此考生要把在平日作畫時的效果能夠運用到試卷當中,使畫面主題突出,效果鮮明。
(4)注重方法:
素描考試時,考生要使用正確的方法繪制物體,無非就是整體的觀察,整體的表現,用長線、直線、輔助線等等,在這里方法是指的事物的普遍規律,而不是特殊規律。因此,任何風格、畫法都無法掩飾你在造型上的漏洞,不如扎扎實實的以嚴謹、科學的態度,獲取正確的造型能力。
部分素材源于網絡 | 侵刪!